建筑行业概览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周期性明显,就业容量大,是很多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建筑业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大致相同但也有一定偏离。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建筑业增速也随之下降。中国建筑业协会《2023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2023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5691.10亿元,同比增长6.10%,略低于2022年增速(6.89%),但高于GDP增速0.90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157929个,同比增长10.51%;从业人数5253.79万人,同比增长2.18%,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较大。

“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初步形成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体系框架,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建造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建筑业将加速由大向强转变。

行业发展历程

  • 第一阶段(1949-1959):计划经济体制,大规模建设

在苏联经验指导下,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建设规模大、速度快,建筑业蓬勃发展。1952年部分部队转为工程部队,成为组建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局的基础。

  • 第二阶段(1960-1977):准军事化管理,压缩、精简基本建设

中苏关系交恶,苏联援建的项目大部分中断。1961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压缩,建筑行业大规模精简。1966年,组建基本建设工程兵,基本形成建筑行业准军事化管理体制。

  • 第三阶段(1978-1986):企业承包经营管理,加快改革、迅猛发展

1978年改革开放,建筑业被列为支柱性产业,企业承包经营制全面推行。198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随后国家计委等单位又相继颁发了一系列规定和办法,标志着我国建筑业改革的全面启动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

  • 第四阶段(1987-1997):项目管理,深层次改革

1987年“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开启了建筑业生产方式和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转换建筑企业经营机制,使建筑业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19951996年,国家建设主管部门先后发布推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推动实施进程。

  • 第五阶段(1998-2013):法制规范管理,稳步发展

1998年以来相继颁布《建筑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建筑市场管理走向法制化、规范化。中国建筑、中铁工、中铁建、中交集团等建筑央企陆续上市,一批民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迅速崛起。2001-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以20%左右的增长率稳定上升。

  • 第六阶段(2014年以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随着PPP模式、“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美贸易战等一系列新时点的来临,建筑业发展将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2年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健全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等七大主要任务,到2035年,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的远景目标。